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径流、潮流和风浪共同作用下近岸悬沙浓度变化的周期性探讨——以杭州湾和长江口交汇处的南汇嘴为例
引用本文:郜昂,赵华云,杨世伦,戴仕宝,陈沈良,李鹏.径流、潮流和风浪共同作用下近岸悬沙浓度变化的周期性探讨——以杭州湾和长江口交汇处的南汇嘴为例[J].海洋科学进展,2008,26(1):44-50.
作者姓名:郜昂  赵华云  杨世伦  戴仕宝  陈沈良  李鹏
作者单位:1.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
2.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滁州学院,国土信息工程系,安徽,滁州,23901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摘    要:根据2002年5月至2005年10月在杭州湾北岸和长江口口门交汇处一固定观测点表层每日取样的悬沙浓度资料和同期的潮差、潮位、风向风速以及长江大通水文站的水沙资料,利用Spss、MatLab分析软件,采用小波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方法,探讨了悬沙浓度变化的周期性及其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悬沙浓度具有显著的大、小潮和季节性变化,变化周期分别为14.7 d和368 d,平均而言,大潮为小潮的2.96倍,冬季为夏季的2倍;2)平均大、小潮半月周期中日悬沙浓度与同日潮差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6,与前1日潮差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9,与前2日潮差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3,反映潮差变化对悬沙浓度的影响有1~2 d的滞后效应;3)月均悬沙浓度与长江大通站的月均流量呈显著负相关,尤其与流量滞后19 d的相关性最好.研究区日悬沙浓度变化主要为大、小潮和季节性周期变化,前者受潮动力引起的泥沙沉降-再悬浮控制,后者受径流冲淡作用、海平面高度、潮差、风况的季节性变化控制.

关 键 词:悬沙浓度(SSC)  杭州湾  小波分析  相关分析
文章编号:1671-6647(2008)01-0044-07
收稿时间:2007-03-29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