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川东北长兴-飞仙关组原油裂解型气藏成藏史分析
引用本文:刘岩,钟宁宁,陈践发,田永晶,齐雯,唐友军.川东北长兴-飞仙关组原油裂解型气藏成藏史分析[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3(11):1819-1827.
作者姓名:刘岩  钟宁宁  陈践发  田永晶  齐雯  唐友军
作者单位:[1]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 [2]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天津300280 [3]中国石化华东石油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南京210036 [4]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兰州730020 [5]长江大学地球化学系,荆州43402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0472076)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编号:2006CB202303)资助.致谢审稿专家对本文初稿提出诸多有益建议和修改意见,法国Beicip-Franlab公司提供Genex^TM盆地模拟软件,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摘    要:采用储层流体包裹体、固体沥青有机岩石学与^13C—NMR(CP/MAS)谱分析,结合盆地模拟技术,对川东北普光地区油气成藏历史进行了分析.根据固体沥青包裹体特征、储层固体沥青双反射和高芳碳率特征,证实了川东北长兴.飞仙关组储层固体沥青的为高演化阶段的原油裂解形成的焦沥青,天然气具有原油裂解成因.通过单井热史、生烃史的盆地模拟,结合流体包裹体均一化温度及构造演化历史分析,本人认为川东北飞仙关组天然气藏经历了三期的油气充注过程:第一期油气充注发生于185~180Ma的早侏罗世中晚期,主要是下志留统烃源岩的大量生烃,对应包裹体均一化温度在80~110℃,代表了燕山早期阶段初始油藏的形成过程:第二期油气充注在165~138Ma,代表了燕山中期快速沉降阶段二叠系烃源岩大量生油阶段的油气充注过程,对应充注温度在120—155℃;第三期油气充注发生在110-65Ma,主要代表了储层原油裂解生气过程,对应充注温度160—210℃.喜马拉雅期的调整改造造就了现今气田的分布面貌.

关 键 词:充注期次  原油裂解生气  流体包裹体  固体沥青  长兴-飞仙关组  川东北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