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三峡库区腹地山区农业景观格局动态变化与转型
作者姓名:黄孟勤  李阳兵  冉彩虹  李明珍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重庆401331;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重庆401331;三峡库区地表过程与环境遥感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401331;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重庆401331;重庆大学建筑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重庆400045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61020);重庆市基础与前沿研究计划(cstc2018jcyjAX0539);重庆市基础与前沿研究计划(cstc2017jcyjB0317);重庆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YKC20049);重庆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YKC20030);2018年院士专家工作站进站院士牵头科技创新引导专项(CXTDX201601017)
摘    要:山区农业景观格局动态分析有利于厘清农业景观发展的动态轨迹与方向,对农地用途的合理规划和管理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山区农业景观格局转型理论框架,并在三峡库区草堂溪流域进行了实证研究,从整体—微观的角度解析2000—2018年期间,以坡耕地、撂荒地和果园为代表的农业景观格局转型特征。研究发现:① 果园沿河谷的扩张和撂荒地在较高海拔处的扩张明显压缩了坡耕地的空间,这导致区域景观多样性的整体增强,而在局部地形上的差异明显,斑块破碎但聚集度增强;② 研究区农户耕种范围内的农业景观格局转型主要表现为耕—果转换型、综合型、部分撂荒型和撂荒型4种模式,各模式揭示了山区农业景观格局的不同发展阶段;③ 在以社会经济因素为主的驱动下,三峡库区山区的农业景观格局转型具有双向性,表现为以传统均衡分布的纯粮种植景观向河谷生态经济双赢的经果林景观和较高海拔的撂荒地转变。研究结果揭示了近年来中国山区农业景观格局演变的独特性,对库区山区农村土地利用和农业生态系统的深入认识以及库区乡村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均有启示意义。

关 键 词:农业景观格局  转型  山区  三峡库区
收稿时间:2020-08-17
修稿时间:2021-04-16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理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理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