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河湟谷地藏族和其他主要民族分布的地理环境特征及其生产方式差异
引用本文:贾鑫,李峯,崔梦淳,程国权,赵阳,丁宏,余柏康,鹿化煜. 河湟谷地藏族和其他主要民族分布的地理环境特征及其生产方式差异[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 0(4): 706-716
作者姓名:贾鑫  李峯  崔梦淳  程国权  赵阳  丁宏  余柏康  鹿化煜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Needham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16YFA06005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771223);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编号:2016M601769);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编号:020914380027);许爱周信托基金项目(编号:201602172006);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研究资助局项目(编号:HKU745113H)资助
摘    要:青藏高原的人群因其对低温、缺氧环境独特的适应性,获得了科学家的广泛关注.但是,相关研究忽视了青藏高原低海拔地区人类的生存环境研究.文章通过地理环境信息提取和方差分析,统计了河湟谷地197个乡镇的藏族和其他主要民族族群的生存环境差异,并探究其与各民族生产方式的关系.统计结果显示,河湟谷地藏族族群生存环境的年均温相对较高.河湟谷地相对温暖的地理环境使得该地区的藏族族群能够从事种植小麦和大麦、饲养牛羊等的生活方式,这与青海省其他高海拔地区藏族族群的生产方式明显不同.同时,由于河湟谷地藏族族群生存的地理环境特征与其他半农半牧族群(回族族群和撒拉族族群)类似,致使其从事类似的生产方式.河湟谷地的农业族群(汉族、土族)选择相对凉爽、湿润的环境促进了农业生产的顺利开展,而生活在河湟谷地内相对温暖、干旱地理环境的半农半牧族群(藏族、回族和撒拉族)必须从事一定程度的牧业活动,以补充农业活动不足带来的食物匮乏.在安多藏区内,各民族族群的生产方式大致与他们的生存环境紧密相关.另一方面,各民族族群相互交流、融合、影响,繁育了多彩的民族文化.本研究进一步证明了在区域尺度下,生存环境差异与生产方式差异有着直接的对应,细化了我们对藏族的人地关系的认识,并进一步开拓以定量方法分析族群分布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研究方向.

关 键 词:青藏高原  民族  民族地理学  河湟谷地  安多藏区

Differentiations of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and subsistence strategies between Tibetan and other major ethnic groups are determined by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in Hehuang Valley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