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微细粒浸染型金矿石建造特征
引用本文:岳树勤.微细粒浸染型金矿石建造特征[J].黄金地质,1988(3).
作者姓名:岳树勤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
摘    要:微细粒浸染型金矿石建造是产于碳酸盐和碎屑沉积岩层中的一种充填和交代浸染型金矿床,于60年代在美国内华达州的卡林地区首次发现,故称为卡林型金矿床。除了卡林地区外,在内华达的科特兹(Cortez)、格彻尔(Getchell)、曼哈顿(Manhaton)等地均有产出。自1965年以来到1980年止卡林矿山产金超过了124吨,为美国仅次于霍姆斯塔克的第二大金矿。近年来在澳大利亚、多米尼加、西班牙、苏联、新西兰及中国等一些国家都相继发现这一类型金矿床。尤其是新西兰魏斯堡沉积岩中浸染型金矿床规模很大,品位极高(Au达85克/吨,Ag500克/吨)。它是一种相当有远景的矿床。鉴于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