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黄土蠕变特性研究进展
引用本文:戚志宇,李志清.黄土蠕变特性研究进展[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23(3):485-510.
作者姓名:戚志宇  李志清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页岩气与地质工程重点实验室;2.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3. 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研究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7146,41790442);
摘    要:黄土地区重大工程建设引发的崩塌、滑坡、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往往与黄土蠕变特性密切相关。从黄土蠕变研究阶段、研究方法、本构模型和蠕变引发的工程灾害等方面进行梳理,归纳总结了黄土蠕变研究的现状,探讨了黄土蠕变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研究的趋势。具体来说,(1)在系统梳理国内外研究文献基础上,将黄土蠕变研究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黄土基本性质研究阶段、黄土工程灾害研究阶段和黄土重大工程研究阶段;(2)从黄土蠕变研究方法出发,分析讨论了黄土蠕变研究中采用的各类方法以及影响黄土蠕变的各类要素,尤其是含水量、干密度以及荷载对黄土蠕变特性的影响;(3)总结了黄土蠕变本构模型的研究特点,评述了包括元件理论本构模型、经验本构模型及半经验半理论本构模型等3类模型的优缺点;(4)对黄土地区常见的边坡、路(地)基、隧道等工程类型的蠕变破坏特征进行了梳理;(5)建立考虑多因素影响的黄土蠕变本构模型、系统研究黄土蠕变微结构的动态演化和微观本构模型及动荷载作用下的蠕变特征,是未来黄土蠕变研究的发展趋势。

关 键 词:黄土  蠕变  本构模型  微观结构  三轴试验  边坡  路基  隧道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