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中国新疆及其邻区地质矿产对比研究
引用本文:何国琦 朱永峰. 中国新疆及其邻区地质矿产对比研究[J]. 中国地质, 2006, 33(3): 451-460
作者姓名:何国琦 朱永峰
作者单位: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100871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1CB409810)
摘    要:笔者初步总结了中亚主要成矿带的基本特征,并探讨了新疆邻区矿带在新疆境内的可能延伸。研究者对新疆邻区成矿带的划分、成矿建造类型和特征的认识不断在变化,因此,笔者强调,在与邻区地质矿产对比时,必须系统了解其研究历史并力求在查明控矿基本要素的基础上进行。此外,在中亚地区,与早古生代陆壳增生相关的成矿作用相当重要,而晚古生代的大规模成矿更多地表现为对已有成矿物质的继承、改造和新成矿物质的叠加,形成了多阶段成矿作用的复合,这些都属于中亚成矿域的特征,也是在对比研究中必须予以充分考虑的。通过分析和对比研究,故认为在中亚成矿域中控制大型、超大型矿床的主要成矿环境可初步概括为以下6种:(1)夹杂于显生宙造山带中的众多前寒武纪地块,在其内部形成了重要的原生铀矿和稀有金属矿床;(2)形成于早古生代陆缘增生带、成矿时代为加里东晚期的科克切塔夫东缘和北准噶尔(境外)的别斯图贝、玛依卡因、捷克利等重要的金、铜多金属矿床;(3)在加里东和前加里东陆壳围限的环巴尔喀什湖地区,具有多个峰期和在空间上相互叠加或有一定迁移规律的成矿作用;(4)境外中天山地块南部存在一条重要的成矿带,代表性的矿种是Au-Cu-Mo-W,该成矿带线性特征明显并与一个活动延续的时间长达70Ma的巨型水热系统相关;(5)南哈萨克斯坦及其以南地区,中、新生代盆地中的可地浸型铀矿及晚古生代超大型砂岩铜矿等大都形成于碰撞后的陆内环境,其成矿作用还可能与深部来源的成矿物质有关;(6)中亚的重要矿床大都产在有所谓大型“横向构造”与成矿带交叉的部位,造成呈串珠状分布的矿结。

关 键 词:中亚地区  新疆  哈萨克斯坦  成矿带
文章编号:1000-3657(2006)03-0451-10
收稿时间:2006-05-18
修稿时间:2006-05-182006-05-30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in Xinjiang, China, and its adjacent regions
HE Guo-qi,ZHU Yong-feng.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in Xinjiang, China, and its adjacent regions[J]. Geology in China, 2006, 33(3): 451-460
Authors:HE Guo-qi  ZHU Yong-feng
Affiliation:Key Laboratory of Orogenic Belts and Crustal Evolution, Ministry of Education; School of Earth and Space Science,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Abstract:
Keywords:Central Asia  Xinjiang  Kazakhstan  metallogenic belt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地质》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地质》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