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海原断裂在地壳深处的几何形态及其动力学意义
引用本文:樊计昌,李松林,张先康,刘明军.海原断裂在地壳深处的几何形态及其动力学意义[J].地震学报,2004,26(7):42-49.
作者姓名:樊计昌  李松林  张先康  刘明军
作者单位: (中国郑州 450002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
摘    要:用速度和界面联合反演方法对海原深地震反射资料进行了重新处理. 通过迴折波以及断层面反射波的走时反演, 确定了深度为10 km以内海原断裂几何形态及断层内和围岩的速度结构. 观测资料表明, 桩号从37~39 km这两千米的范围内, 观测地震图的振幅大大衰减,表明断层在地下有相当的宽度. 结果表明,在海原断裂以北, 基底面由西南向东北隆起, 形成一个平缓的大单斜, 在西安州附近中生代褶皱基底深约3km, 向东北方向逐渐变浅. 在海原断裂以南, 在西华山和南华山之间的盆地内, 褶皱基底深约2 km, 向西南方向逐渐变浅. 断层在深度为3 km以内的倾角约70;在深度为3~10 km范围内的倾角约60. 从本文结果及其它多方面的引证, 我们认为海原断裂从地表到地壳10 km深处均处于陡立状态. 

关 键 词:海原断裂&    走时反演&    断层面反射波
点击此处可从《地震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震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