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下陶勒盖铁铜矿床成矿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岩成矿启示 |
| |
引用本文: | 宋彦博, 王继春, 袁硕浦, 王建平, 翟德高, 柳振江, 许展, 王东星, 邱广东, 杨永亮. 2024. 内蒙古下陶勒盖铁铜矿床成矿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岩成矿启示. 西北地质, 57(2): 90-106. doi: 10.12401/j.nwg.2024009 |
| |
作者姓名: | 宋彦博 王继春 袁硕浦 王建平 翟德高 柳振江 许展 王东星 邱广东 杨永亮 |
| |
作者单位: | 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 2.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
| |
基金项目: |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厅项目“内蒙古北山成矿带黑鹰山–石板井地区铁铜钼多金属成矿系统研究与找矿预测”(2022-TZH03)资助。 |
| |
摘 要: | 下陶勒盖铁铜矿床是位于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西部的一处矽卡岩铁铜矿床,同时也是北山成矿带旱山地块古生代活动陆缘矽卡岩成矿系统的典型代表。其成矿与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有密切的时空联系,为查明二者的形成时代、岩浆源区特征及其与矿化之间的关系,笔者开展了对花岗闪长岩和二长花岗岩进行了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及锆石U-Pb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花岗闪长岩与二长花岗岩均具高SiO2、Al2O3含量和高碱含量,低MgO含量,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花岗闪长岩具Eu负异常和弱Ce正异常,亏损Ta、Nb、Ti和P等高场强元素,富集Rb和L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二长花岗岩具弱Eu负异常和Ce正异常,亏损Nb、Ti和P等高场强元素,富集Rb和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这些特征表明二者均属钙碱性I型花岗岩。获得花岗闪长与二长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分别为(451.7±4.8)Ma和(460.1±4.9)Ma,指示该矿床东矿段和西矿段成岩及与其相关的成矿作用分别发生于晚奥陶世和中奥陶世。综合分析认为,下陶勒盖铁铜矿床形成于中—晚奥陶世陆缘弧构造环境,与洋盆俯冲产生的挤压作用有关。
|
关 键 词: | 下陶勒盖铁铜矿床 花岗闪长岩 二长花岗岩 岩石地球化学 锆石U-Pb定年 |
收稿时间: | 2023-10-15 |
修稿时间: | 2024-01-11 |
|
|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地质》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地质》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