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氮、磷对大亚湾大鹏澳海区浮游植物群落的影响Ⅱ种类组成
引用本文:朱艾嘉,黄良民,林秋艳,许战洲.氮、磷对大亚湾大鹏澳海区浮游植物群落的影响Ⅱ种类组成[J].热带海洋学报,2009,28(6):103-111.
作者姓名:朱艾嘉  黄良民  林秋艳  许战洲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30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
2.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环境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广东,广州,510301
基金项目:国家973项目(2001CB4097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229008,40531006);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A3050301、2005A30501001)
摘    要:根据2005年4-5月(春季)、8月(夏季)和11月(秋季)对大亚湾大鹏澳海区表层的现场调查结合营养盐加富实验,探讨了不同季节氮(NO3-或脲氮 (urea))和无机磷(PO43-)营养元素对浮游植物种类组成的潜在影响。大鹏澳海区浮游植物优势种有明显季节变化,秋季种类组成的平面变化最明显。春季浮游植物平均细胞密度最高但多样性指数最低。实验结果显示,春季至夏季浮游植物优势种翼根管藻模式变型Rhizosolenia alata f. genuina、丹麦细柱藻Leptocylindrus danicus和绕孢角毛藻Chaetoceros cinctus之间的演替可能受氮、磷条件变化的控制。夏季优势种菱形海线藻Thalassionema nitzschioides和威氏海链藻Thalassiosira weissflogii之间的演替可能受营养条件外的因素控制。尽管磷被认为是该海区浮游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但夏季无机氮磷比值较高的实验组中未出现磷限制现象,无机氮磷比值的变化对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也没有显著影响,而秋季氮对浮游植物种类组成有较明显的潜在影响。

关 键 词:大亚湾大鹏澳  浮游植物  种类组成    
收稿时间:2007-9-19
修稿时间:2008-12-31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热带海洋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热带海洋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