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关于秦岭造山带
作者姓名:张国伟  郭安林  董云鹏  姚安平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大陆构造协同创新中心/西北大学地质学系,陕西西安,710069;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大陆构造协同创新中心/西北大学地质学系,陕西西安,710069;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大陆构造协同创新中心/西北大学地质学系,陕西西安,710069;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大陆构造协同创新中心/西北大学地质学系,陕西西安,71006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732080);西北大学院士工作室项目(134890003)
摘    要:纪念老一代地球科学家李四光先生,思考地球科学与大地构造学的创新发展。文章以秦岭造山带为例思考大陆复合造山及其动力学,认知概括秦岭造山带基本属性与特质,探索认识中小多板块多期洋陆俯冲造山-陆-陆板块俯冲碰撞造山的板块复合造山,并又强烈叠加复合陆内造山,造成复杂组成与结构,形成立交桥式四维流变学分层的多层非耦合动态演化的大陆复合造山带模型,及其新的演化趋势动态和构成国家人类需求的成矿成藏物质财富与宜居的地表系统环境等,期望前瞻探索认知地球发展的未来。文章还就秦岭造山带几个有争议的问题,进行简要讨论,共求新的探索研究发展。期盼学习李四光先生学术理论精华,尤其在深化发展板块构造,探索认知大陆构造与动力学方面,创新发展地质力学,以宇宙太阳系视野探索地球动力学,推动大地构造新发展。 

关 键 词:板块复合造山  陆内造山  大陆构造与流变学  地球动力学
收稿时间:2019-09-28
修稿时间:2019-10-02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力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力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