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包头—呼和浩特北部地区逆冲推覆构造
引用本文:陈志勇,李玉玺,王新亮,杨帅师,黄占起.包头—呼和浩特北部地区逆冲推覆构造[J].地质通报,2002,21(4):251-258.
作者姓名:陈志勇  李玉玺  王新亮  杨帅师  黄占起
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地质调查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0
基金项目:内蒙古中部地区小佘太幅等42幅1:5万区域地质调查成果之一.
摘    要:系统总结了区内逆冲推覆构造的形成时代、空间展布格局、构造形迹组合等特征,认为区内推覆构造至少有3期晚二叠世-中三叠世推覆构造切割的最新地质体为脑包沟组(P2n),推覆界面被231Ma的花岗岩侵入,局部被五当沟组及大青山组不整合;中侏罗世末-晚侏罗世推覆构造使太古宙地质体推覆于五当沟组(J1-2w)以及大青山组(J2d)之上,推覆断层被李三沟组(K1l)不整合覆盖,且被早白垩世花岗岩(119Ma)侵入;早白垩世晚期推覆构造,太古宙及古元古代地质体推覆于李三沟组之上,推覆断层被上新世(N2)红层覆盖.第二期逆冲推覆事件在区内表现最为强烈,时间发育上西早东晚,强度、规模西弱东强,以东经111°为界,西部基本以营盘湾-庙沟中下侏罗统煤系地层为中心南北对冲;东部则表现为由南向北单向逆冲.

关 键 词:包头-呼和浩特地区  动力学机制  形成时代  空间展布格局  逆冲推覆构造
文章编号:1671-2552(2002)-04~05-0251-08
修稿时间:2002年1月16日

Thrust nappe structure in the Baotou-northern Hohhot area, Inner Mongolia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