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淮安一次雾霾过程的污染物变化特征及来源分析
作者姓名:刘端阳,  张靖,  吴序鹏,  严文莲,  周彬,  谢真珍
作者单位:[1] 江苏省无锡市气象局,江苏无锡214101; [2] 江苏省淮安市气象局,江苏淮安223001; [3] 江苏省气象台,江苏南京21000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340042;41275151);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30111);江苏省气象局重点项目(KZ201405);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社会发展重大研究(BE2012771);无锡市科技发展资金社会发展项目(CSE11N1301);江苏省气象局预报员专项(201212;201204)
摘    要:2012年6月9-11日淮安及周边地区出现了一次严重雾霾天气,PM2.5、NOx、CO、SO2等大气污染物浓度急剧升高.本文综合利用地面空气污染监测资料、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该次雾霾过程中污染物的变化特征和影响因素,并对污染物的来源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在这次连续雾霾过程中,SO2的质量浓度都在0.049 mg/m3以下;NOx、PM2.5、CO的质量浓度与能见度呈反相关,并在整个雾霾过程中出现两个峰值,均出现在能见度低于1 000m的雾过程中;在雾霾天气过程中,中低层一直维持一个逆温层结,其中四个时次中逆温层底在975 hPa,逆温层顶在925 hPa附近,这种稳定的大气垂直结构不利于大气湍流、水汽的垂直交换以及污染物的垂直扩散,为雾霾的长时间维持创造了良好的热力条件.整个雾霾过程中,近地层始终维持偏东风向,能见度在风速下降的时候随之下降,在风速增大的时候随之增大.应用轨迹模式分析表明,有利的天气条件和大面积秸秆燃烧的结合是造成这次淮河下游连续雾霾过程发生的主要原因.

关 键 词:    PM2  5  后向轨迹  秸秆燃烧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