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东昆仑东段巴隆地区变复成分砾岩层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引用本文:李小兵,裴先治,陈有炘,刘成军,李瑞保,李佐臣,陈国超,徐通,杨杰,胡楠.东昆仑东段巴隆地区变复成分砾岩层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J].地质论评,2014,60(6):1212-1230.
作者姓名:李小兵  裴先治  陈有炘  刘成军  李瑞保  李佐臣  陈国超  徐通  杨杰  胡楠
作者单位:1.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西安,710054
2.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西安,710054;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安,710054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1172186,40972136,4147219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编号CHD2011TD020,2013G1271091,2013G1271092)和青海省国土资源厅—中国铝业公司公益性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基金项目(中铝基金200801)的成果。
摘    要:东昆仑东段巴隆地区哈图沟出露一套变质—变形的沉积地层,其北部为变复成分砾岩段、南部为变细碎屑岩段。根据变复成分砾岩段砾石成分统计、砾石的分选系数(1.24~1.42)及砾石的砾度等粒性特征得出该套变复成分砾岩地层为近源快速堆积的产物。利用LA-MC-ICP-MS锆石U-Pb微区测年技术,对变复成分砾岩段绢云钠长石英片岩的碎屑锆石进行U-Pb同位素测年,测试结果表明,碎屑锆石年龄谱可明显划分为6组:1南华纪—震旦纪年龄组,751~602Ma,峰值为674Ma,该组锆石年龄与东昆仑造山带新元古代中—晚期岩浆事件的年龄相对应,并且与Rodinia超大陆裂解事件相关,该组锆石中最小的年龄为602Ma,表明沉积地层形成时代应晚于602Ma;2中元古代晚期—新元古代中期年龄组,1146~783Ma,出现三个峰值,分别为788Ma、947Ma和1115Ma,该组锆石年龄与东昆仑造山带中元古代晚期—新元古代中期岩浆事件大致相对应,代表东昆仑地区响应了全球尺度的Rodinia超大陆的汇聚事件,且证实了柴达木—祁连—东昆仑等地(陆)块前寒武纪的演化特点与塔里木及扬子克拉通非常相似;3中元古代晚期年龄组,1399~1180Ma,峰值为1318Ma,该组锆石年龄可能与东昆仑构造带中元古代晚期岩浆事件相关;4中元古代早期年龄组,1712~1553Ma,峰值为1556Ma,该年龄谱段代表了源区在中元古代早期存在着一期热事件;5新太古代晚期—古元古代早期年龄组,2530~2347Ma,峰值为2518Ma,该组锆石年龄与东昆仑造山带内新太古代晚期—古元古代早期岩浆事件年龄大致相对应,表明东昆仑造山带新太古代晚期—古元古代早期岩浆物质也为哈图沟变质地层提供了物源;6太古宙年龄组,3230~2763Ma,表明变复成分砾岩的物源区可能存在古太古代陆核。通过对变质岩系的碎屑锆石年龄和物源特征的分析研究,认为这套变质的沉积地层并非前人所划归的泥盆系牦牛山组,其形成时代应归属于晚震旦世。砾石成分统计和年代学测试结果表明,巴隆地区哈图沟变复成分砾岩层物质主要来源于东昆仑造山带的前寒武纪白沙河岩组、小庙岩组、万宝沟岩群等变质地层和中、新元古代深变质的花岗质片麻岩等。

关 键 词:东昆仑东段  巴隆地区  变复成分砾岩  LA-MC-ICP-MS锆石U-Pb定年  物源
收稿时间:2014/3/21 0:00:00
修稿时间:6/3/2014 12:00:00 AM

Metamorphosed Polymictic Conglomerate Layer Zircon U-Pb Age and Its Geological Significance at Balong Area in East part of Eastern Kunlun Mountains
Abstract:
Keywords:East part of eastern Kunlun Mountains  Balong area  metamorphic polymictic conglomerate  LA-MC-ICP-MS zircon U-Pb dating  provenance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论评》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论评》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