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青藏高原雪冰中正构烷烃的组成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引用本文:李全莲,王宁练,武小波,蒲健辰,贺建桥,谢君.青藏高原雪冰中正构烷烃的组成特征及其环境意义[J].中国科学D辑,2009(9):1279-1287.
作者姓名:李全莲  王宁练  武小波  蒲健辰  贺建桥  谢君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编号:4052500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编号:2005CB422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801023,40871038,40771046);;中国科学院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编号:CXTD-Z2005-2)资助
摘    要:研究了青藏高原的祁连山七一冰川、东昆仑山玉珠峰冰川、唐古拉山小冬克玛底冰川以及念青唐古拉山羊八井地区古仁河口冰川雪冰样品中自然来源和人类活动排放产生正构烷烃的含量变化及其分子组合特征。结果表明,正构烷烃的含量从青藏高原东北部到南部依次减小,与高原南部的达索普冰川、阿尔泰山的Belukha冰川和Sofiyskiy冰川没有数量级上的差别,但是都高于格陵兰冰芯记录,表明亚洲大陆冰川雪冰中人为来源和自然来源的正构烷烃具有比格陵兰冰芯较高的负载量。正构烷烃的分布特征表明,它们主要来自高等植物蜡和化石燃料燃烧的产物,低等生物贡献很小。生物来源的正构烷烃在总正构烷烃中的百份含量低于人类活动排放产生,表明快速的工业化发展已经影响到青藏高原冰川中有机污染物的组成变化。从青藏高原中南部到东北部,∑nC21^-/∑nC22^+和(nC15+nC17+nC19)/(nC27+nC29+nC31)的比值依次降低,正构烷烃的碳优势指数(Carbon Preference Index,CPI)值逐渐升高(玉珠峰受人为影响严重除外),说明从高原中南到东北部,高等植物和陆生植物的贡献增大,海洋中的菌藻类低等生物和水生生物贡献减小。

关 键 词:青藏高原  冰川  正构烷烃  物质来源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