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宋岛弧西缘浅成低温热液成矿作用——以拉拉布金矿床为例 |
| |
引用本文: | 王少怀. 吕宋岛弧西缘浅成低温热液成矿作用——以拉拉布金矿床为例[J]. 华东地质, 2007, (2): 114-124. doi: 10.3969/j.issn.1671-4814.2007.02.005 |
| |
作者姓名: | 王少怀 |
| |
作者单位: |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100037;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第二地质勘查院,福建莆田,351111 |
| |
摘 要: | 拉拉布脉状金矿床是西必塔矿集区最典型的矿床,而西必塔矿集区脉状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是近年来发现的最具经济潜力的金矿床之一.金矿赋存于中新世-更新世马林丹群火山岩中,该火山岩呈零星岛状散布于斯丹岗-哥塔巴托-大姑玛线性构造活动带(SCDL)的东部,并受到安山玢岩侵入.该火山岩可分为上、下段两段.下段由安山质熔岩、英安岩、凝灰岩组成,上段为火山角砾岩和凝灰质角砾岩.拉拉布矿床的安山岩具有明显的热液蚀变,属于冰长石-绢云母型金矿化.金是在pH值近中性的浅表环境中由于热液沸腾并伴随流体的混合沉淀而成,通常富集于标高30~200 m之间.金的富集有4个阶段(1)形成角砾岩之前的围岩蚀变作用;(2)热液角砾岩的形成;(3)形成角砾岩后的围岩蚀变作用;(4)金矿形成.
|
关 键 词: | 成矿作用 低温热液 金矿床 拉拉布 吕宋岛弧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华东地质》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华东地质》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