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西藏金沙江断裂带西段晚古生代牙形石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引用本文:李勇,吴瑞忠.西藏金沙江断裂带西段晚古生代牙形石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J].地球科学,2000,25(6):586-586.
作者姓名:李勇  吴瑞忠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学院沉积地质研究所, 成都 610059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973)项目!(G1990 40 80 15 )
摘    要:金沙江断裂带是青藏高原北部一条重要的断裂带1 ,2 ] ,位于羌塘地体北缘 ,其中近东西向的断裂发育 ,见有小而零星的蛇绿岩片 ,地层大多呈断块状产出 ,三叠纪及其以前的地层均不同程度地变质 .由于该区处于高寒缺氧的藏北高原腹地无人区 ,地层研究不多 ,资料很少 .西藏地矿局区调大队于 1 979—1 982年间先后对该区的黑熊山、若拉岗日、石渣坡、大横山等处进行了 1∶1 0 0万路线观察 ,根据含晚三叠世双壳Halobiayandongensis的黑熊山东部陷车河南山剖面建立了若拉岗日群 ,进而将金沙江断裂带西段的该套巨厚的浅变质岩系…

关 键 词:金沙江  断裂带  晚古生代  牙形石化石  地质构造
收稿时间:2000-05-11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