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黄河三角洲潮间带底栖贝类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研究
引用本文:刘艳芬,左明,王晓璇,刘强,王万冠,张士华.黄河三角洲潮间带底栖贝类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研究[J].海洋湖沼通报,2022(6):121-129.
作者姓名:刘艳芬  左明  王晓璇  刘强  王万冠  张士华
作者单位:东营市海洋发展研究院
摘    要:贝类是海洋底栖生态系统的重要生态类群,在海洋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研究黄河三角洲潮间带底栖贝类群落结构及生物多样性特征,在贝类资源主要分布区分别设置调查断面进行了采样调查和分析。调查共发现贝类22种,隶属于2纲7目17科21属。从丰度来看,各断面季节差异性较大(变化范围在24~3 980 ind./m2),从生物量来看,低潮区>中潮区>高潮区的潮区差异较为显著,低潮区生物量(各断面平均值在945.61~1 091.72 g/m2)远高于其他两个潮区,尤以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占比最高。优势种包括:四角蛤蜊、文蛤(Meretrix Meretrix)、青蛤(Cyclina sinensis)、托氏■螺(Umbonium thomasi)、光滑河蓝蛤(Potamocorbula laevis)和拟沼螺(Assiminea sp.)等。就各生物多样性指数来看,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glef物种丰富度指数均较低,表明本区域的底栖贝类在物种数量和...

关 键 词:黄河三角洲  潮间带  底栖贝类  群落结构  生物多样性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