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湘澧盐矿的膏盐类矿物成因探讨
引用本文:储澄.湘澧盐矿的膏盐类矿物成因探讨[J].湖南地质,1983(2).
作者姓名:储澄
作者单位:中南石油地质局
摘    要:华南一些重要的中、新生代红盆中多夹暗色岩段。这些暗色岩段中的原油、油页岩与石膏、钙芒硝、岩盐共生现象比较普遍,是主要的找油和找矿的目的层。众所周知,石油的形成条件是温暖潮湿气候下具有一定面积的深水沉积、生物繁茂而又不断沉降的湖盆;在这样的湖盆中有机质才能转化成为石油。与此相反,蒸发型膏盐矿床的形成机制却是在长期干旱气候条件控制的浅湖,水体被蒸干或含膏盐类矿物浓缩到饱和度以上,膏盐类矿物经结晶而析出。油与膏盐层的形成机制既有这样大的差别,而在华南一些红盆中又共生在一起,这就引起人们的不同认识和争论。澧盐盆地是洞庭湖盆西部的组成部分,暗色岩段也出现油页岩、油气与膏盐共生的现象。本文对其成因问题提出一些初步的看法,以供探讨。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