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三叠纪右江盆地构造-沉积演化
引用本文:肖加飞,胡瑞忠,宋谢炎,王兴理,魏家庸.三叠纪右江盆地构造-沉积演化[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6,25(Z1):133-137.
作者姓名:肖加飞  胡瑞忠  宋谢炎  王兴理  魏家庸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02
2. 贵州省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研究院,贵阳,550005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资助(KZCX3-SW-125);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资助项目
摘    要:采用沉降分析的"反剥法",建立了三叠纪右江盆地的构造沉降曲线.该曲线具有4个较清楚的代表沉降加速的坡折,这说明在三叠纪华南板块南缘上曾发生过4次明显的构造负荷的叠加过程,这些坡折之间的构造沉降曲线较平缓,说明主要是热沉降造成.通过对盆地沉降史的定量分析和沉积特征研究,认为华南板块南缘在晚二叠世末期开始由离散边缘转为汇聚边缘,右江盆地也随之从裂谷盆地转为前陆盆地.前陆盆地的构造-沉积演化分为三个阶段(1)早期阶段(晚二叠世长兴末期-中三叠世安尼初期,即251~239 Ma)为初始沉降和非补偿充填阶段;中期阶段(中三叠世安尼早期-晚三叠世卡尼早期,即239~225.5 Ma)主要以浊流沉积充填为特征,并伴有盆缘隆起的形成,且从早到晚盆地沉降中心自南向北推进,而盆缘隆起则由北往南位移;晚期阶段(晚三叠世卡尼晚期-瑞替期,即225.5~210 Ma)盆地由深变浅,并最终被陆相磨拉石沉积覆盖.

关 键 词:右江盆地  构造沉降  前陆盆地  盆缘隆起  三叠纪
修稿时间:2006年4月13日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