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改进的两步移动搜寻法的贫困区小学教育资源空间可达性分析——以重庆市黔江区为例
引用本文:任若菡,王艳慧,何政伟,等.基于改进的两步移动搜寻法的贫困区小学教育资源空间可达性分析——以重庆市黔江区为例[J].地理信息世界,2014(2):22-28.
作者姓名:任若菡  王艳慧  何政伟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理信息系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首都师范大学三维信息获取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首都师范大学城市环境过程与数字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371375)资助;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32018)资助;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H33B03,2012BAH33B05)资助
摘    要:针对贫困区基础教育资源分布中出现的教育资源空间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以连片特困区——武陵山片区的重庆市黔江区为例,以自然村尺度进行测算,重点研究并解决了贫困区教育资源空间布局现状的评估技术,以及两步移动搜寻法在农村贫困山区的关键技术改进和实现,并从供给和需求角度出发评价了教育资源的空间可达性。结果表明两步移动搜寻法适用于评估贫困山区教育资源的空间配置状况和分布情况;研究区教育可达性较高的地区不及需求总数的30%,分布在地形相对平坦,海拔较低的地区,服务范围内的学校多为中心校和实验小学,师资和占地面积优势大,但整体可达性并不理想。为相关部门有效配置教育资源,提出了"跑教"提升师资力量和恢复原有教学点等合理化建议。

关 键 词:贫困山区教育资源  改进的两步移动搜寻法  空间可达性  GI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