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太平洋年代际振荡与中国气候变率的联系
引用本文:朱益民,杨修群.太平洋年代际振荡与中国气候变率的联系[J].测绘科技动态,2003,61(6):641-654.
作者姓名:朱益民  杨修群
摘    要:利用1951~1998年的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指数、全球海洋和大气分析资料及中国降水和气温站点观测资料,分析了太平洋年代际振荡在海洋中的特征及其与东亚大气环流和中国气候变率的联系。结果表明,PDO与东亚大气环流及中国气候年代际变化关系密切。对应于PDO暖位相期(即中纬度北太平洋异常冷、热带中东太平洋异常暖),冬季,阿留申低压增强,蒙古高压也增强(但东西伯利亚高压减弱),中国东北、华北、江淮以及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气温异常显著偏高,而西南和华南地区气温偏低;夏季,海平面气压在北太平洋的负异常较弱,而在东亚大陆的正异常较强,东亚夏季风偏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南,热带太平洋信风减弱,赤道西风增强,此时华北地区降水异常偏少而长江中下游、华南南部、东北和西北地区降水异常偏多,东北、华北及华南地区气温异常偏高,而西北、西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气温异常偏低。对应于PDO冷位相期,上述形势相反。结果还表明,处于不同阶段的ENSO事件对中国夏季气候异常的影响明显受到PDO的调制。在PDO冷位相期,当ENSO事件处于发展阶段,华南地区夏季降水偏少,东北地区夏季多低温,在其衰减阶段,华北地区和长江流域降水偏多,淮河地区降水偏少;而在PDO暖位相期,当ENSO事件处于发展阶段,华南地区降水变为异常偏多,而华北地区降水异常偏少,东北低温不再显著,在其衰减阶段,华北地区降水变为偏少,长江流域降水更加异常偏多,淮河地区则趋于正常。

关 键 词:太平洋年代际振荡  PDO指数  海洋特征  东亚大气环流  中国  气候变率  年代际变化  年际ENSO  统计分析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