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北方岩溶区降水入渗补给系数及补给机制:以羊庄岩溶水系统为例
引用本文:康凤新,郑婷婷,冯亚伟,徐秋晓,刘彬涛,王义生,李传谟.北方岩溶区降水入渗补给系数及补给机制:以羊庄岩溶水系统为例[J].地质科技通报,2024(2):268-282.
作者姓名:康凤新  郑婷婷  冯亚伟  徐秋晓  刘彬涛  王义生  李传谟
作者单位:1. 山东科技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2. 山东省地下水环境保护与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 济南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4. 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八○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5. 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大队);6. 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岩溶地质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72331; U1906209);
摘    要:为建立北方岩溶区水文地质参数系列,提高岩溶地下水可采资源计算精度,笔者团队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山东羊庄封闭式泉排型岩溶水系统开展了岩溶水均衡试验研究,积累了40余年的监测试验数据。根据长期野外水均衡要素观测资料,推导出裸露型、半覆盖型和覆盖型岩溶区降水入渗补给系数计算公式,建立了岩溶区降水入渗补给系数α与降水量P和地下水位埋深D的相关方程,以及可调控的最大降水入渗补给系数系列,揭示了降水入渗补给过程与α变化机制。结果表明:α随水位埋深D的改变而改变,每个降水量P段分别对应一个最大降水入渗补给系数αmax和最大降水入渗补给量即补给极限Gmax,相应的水位埋深便是最佳水位埋深Dcritical。D>Dcritical时,包气带截留量随着水位埋深的增大而增大,α<αmax;Dcritical时,地表径流量随着地下水位埋深的减小而增大,α<αmax。不同的降水量段对应不同的Dcritical

关 键 词:岩溶水系统  包气带截留量  蓄满产流量  降水入渗补给系数  补给机制  羊庄盆地  北方岩溶区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