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西天山可克萨拉呼斯特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引用本文:吴乐,李永军,王祚鹏,李书领,汪振宇,段丰浩.西天山可克萨拉呼斯特岩体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J].西北地质,2018(2).
作者姓名:吴乐  李永军  王祚鹏  李书领  汪振宇  段丰浩
作者单位: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国土资源部岩浆作用成矿与找矿重点实验室
摘    要:呼斯特岩体为可克萨拉铁铜矿成矿岩体,由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及正长花岗岩组成,时代均为晚泥盆世。岩石SiO_2含量为63.30%~69.16%,具有较高的全碱含量,且总体富钾、贫钠,(K_2O+Na_2O平均值为7.28%;K_2O/Na_2O平均值为1.08),ACNK均值为1.06,属准铝质-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系列。岩体高LREE/HREE值平均为8.32,弱-中等负Eu异常(δEu=0.45~0.79,平均为0.71),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s:Rb、Th、K、Zr),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s:Nb、Ta、Ti),总体显示火山弧花岗岩特点。矿区未发现与295Ma(辉钼矿Re-Os年龄)配套的具有后造山或是陆内地球化学特征的岩体。因此,呼斯特岩体地球化学特征佐证该岩体年龄仍是目前间接提供可克萨拉铁铜矿成矿时代的唯一依据。区内早二叠世辉钼矿化与可克萨拉铁铜矿化应是2次成矿事件的产物。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