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广西十万大山盆地大廖地区铀储层砂体沉积特征及与铀矿化关系
引用本文:李晓友,叶少剑.广西十万大山盆地大廖地区铀储层砂体沉积特征及与铀矿化关系[J].矿产与地质,2023(2):265-270+278.
作者姓名:李晓友  叶少剑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三○五核地质大队
摘    要:广西十万大山盆地铀矿化层位多,不同矿化层位铀储层砂体沉积特征不同,在后期富集成矿过程中所起作用不同。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剖面对比、钻孔岩心观察,系统分析了大廖地区那荡组上段铀储层砂体岩性岩相、沉积构造以及砂体展布特征,认为大廖地区那荡组上段铀储层砂体为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主要的控矿微相为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呈厚薄相间透镜状形态,整体表现为“下粗上细”的特征;铀矿(化)体主要赋存在砂体中下部,且与砂体厚度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综合上述研究,初步预测大廖地区铀成矿的有利区块,为大廖地区铀资源勘查工作提供依据。

关 键 词:铀储层砂体  沉积特征  控矿微相  水下分流河道  十万大山盆地  广西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