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华南中二叠统栖霞组海相烃源岩形成的地球生物学过程
引用本文:刘喜停,颜佳新,薛武强,马志鑫,李波.华南中二叠统栖霞组海相烃源岩形成的地球生物学过程[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4(6):1185-1192.
作者姓名:刘喜停  颜佳新  薛武强  马志鑫  李波
作者单位:[1]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武汉430074 [2]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成都610081 [3]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广州510760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11CB808800)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072078)资助;致谢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陈代钊研究员提供了部分参考文献,评审专家提出了宝贵的修改建议,在此表示感谢.
摘    要:华南中二叠统栖霞组海相烃源岩是中国南方四套区域性烃源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形成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经济意义.前人的研究成果表明中二叠世栖霞期具有较高的初级生产力和相对缺氧的环境,但是对于高生产力和缺氧环境的形成机制一直存有争议.本文利用地球生物学正演评价的思路,整合研究程度相对较高的四川广元上寺剖面的研究成果,对华南栖霞组海相烃源岩的形成过程进行了阐述.利用现实主义原理,恢复了栖霞期的古洋流格局,认为较高的生产力是海平面上升诱发的赤道上升流的结果,其营养元素来自沿赤道自西向东的赤道潜流.高生产力输出大量有机质而消耗水体中的可溶氧,形成栖霞组独特的古氧相特征.在水体较深的生境型中,有机质经过厌氧氧化作用而被保存,成为栖霞组海相烃源岩的物质基础.地球生物学为研究栖霞组海相烃源岩的形成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 键 词:栖霞组  烃源岩  生产力  古氧相  地球生物学  华南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