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用斑晶-包体法代替斑晶-基质法测定矿物元素的分配系数
引用本文:刘小宇,陈肇博.用斑晶-包体法代替斑晶-基质法测定矿物元素的分配系数[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1992(3).
作者姓名:刘小宇  陈肇博
作者单位: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北京 100012,北京 100012
摘    要:测定矿物元素分配系数的方法之一是斑晶-基质法。通过进一步的分析研究,发现该方法有悖于分配定律,虽说斑晶和基质在空间上有紧密的联系,但斑晶是岩浆早期阶段的产物,即在岩浆库内就已品出,而基质则是由晚期残余粒间熔浆经过冷凝形成的,残余熔浆经过了较长时间的演化(包括结晶分异、熔离和去气作用等),因此它与早期斑晶并不处在同一个平衡体系。在许多火山岩、次火山岩斑晶(石英、长石)甚至副矿物(锆石)中可以见到大量岩浆包裹体,它们代表斑晶结晶时捕获的早期初始岩浆。有时我们甚至可以在同一个石英斑晶中既见到岩浆包裹体又见到锆石晶体,因此我们有充足的理由认为,斑晶与其捕获的初始岩浆

关 键 词:斑晶-包体法  分配系数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