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南雄盆地白垩纪-古近纪(K-Pg)界线位置探讨——来自火山活动及古气候演化的证据
摘    要:陆相地层中K-Pg位置的确定对白垩纪末期陆地生态系统演化过程(尤其是非鸟类恐龙灭绝)的研究意义重大,目前世界范围内的陆相K-Pg研究集中在中高纬度地区,如北美及中国的东北地区.位于低纬度地区的南雄盆地虽然也开展了大量的工作,成为中国陆相白垩系-古近系地层划分对比的标准,但是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4条可能的界线,因此关于其具体的位置仍有待进一步确定.本文对4条界线前后的样品进行了总汞(Hg)含量、环境磁学、地球化学等参数的测定,并与全球记录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1)总Hg含量在浈水组上段和上湖组坪岭段明显升高,且表现出剧烈的峰谷波动,结合已有的年代结果,可以将Hg的异常高值归因为德干高原火山喷发,界线1位于Hg异常区间的中部,也是火山喷发的中期,符合全球K-Pg界线与火山喷发的时间关系;(2)重建的古气候演化曲线揭示出盆地红色沉积物记录了马斯特里赫特期末期的热事件(~66.2Ma, LMWE),从4条界线与该事件的联系上看,也只有界线1最接近南雄盆地真实的K-Pg界线.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