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甘肃段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
| |
引用本文: | 郭富赟, 宋晓玲, 刘明霞. 黄河流域甘肃段地质灾害发育特征[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21, 32(5): 130-136. doi: 10.16031/j.cnki.issn.1003-8035.2021.05-16 |
| |
作者姓名: | 郭富赟 宋晓玲 刘明霞 |
| |
作者单位: | 甘肃省地质环境监测院,甘肃 兰州 730050 |
| |
基金项目: | 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社会发展类(19ZD2FA002);甘肃省自然资源厅地质灾害调查(20200305) |
| |
摘 要: | 黄河流域甘肃段是甘肃省地质灾害最为集中的区域。截止2019年底,查明地质灾害点共12829处,占全省灾害总量的70.83%。按照水系分布划分,以渭河流域、泾河流域、黄河干流流域最为发育,其他水系次之。依据空间分布特征,划分为永登—靖远等北部泥石流灾害为主的区段、中部崩塌滑坡泥石流集中区段、南部崩塌滑坡泥石流为主的区段和玛曲—碌曲地质灾害轻微发育区段。依据时间分布特征,具有2—5月冻融期、7—9月主汛期两个高发时段。地质灾害具有小灾巨损、群发巨损和链式巨损等致灾特征。单体灾害易形成巨大损失,降雨、地震引发的群发性地质灾害往往损失巨大,同时崩滑流阻断河道形成的堰塞湖风险也常有发生。
|
关 键 词: | 黄河流域甘肃段 地质灾害 分布 致灾特征 |
收稿时间: | 2020-08-25 |
修稿时间: | 2021-05-28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