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成都经济区浅层土壤地球化学特征的土壤分类学意义
引用本文:何玉生,任利民,唐文春,秦兵,周雪梅,陶鲜,马振东.成都经济区浅层土壤地球化学特征的土壤分类学意义[J].地球化学,2006,35(3):311-318.
作者姓名:何玉生  任利民  唐文春  秦兵  周雪梅  陶鲜  马振东
作者单位: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化学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74
2. 四川省地质调查院,四川,成都,610081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盆地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项目
摘    要:土壤的科学分类是土壤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基础,土壤的系统分类以定量化、标准化和国际化为特点,但其大众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尚需加强与土壤发生分类的参比研究,并深化其在农业生产应用、土壤环境评价等方面的实践意义。自上世纪末至今,在我国东部开展了大面积、高密度的以土壤为主要介质的多目标(如农业和环境等)地球化学调查,获得了海量的地球化学数据,这无疑也为土壤分类指标化提供了全新资料。利用四川省成都经济区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获得的3061个浅层土壤样品(0~20cm)的52个元素全量和pH值分析数据,按照已知的土壤发生分类类数(8种土类)进行了样品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浅层土壤的地球化学数据能较好地用来区分两类土壤,即紫色土一类的幼年土壤(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母岩、母质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受强烈人为活动水耕、旱耕熟化的土壤(外来物质的不断加入显著地改变了浅层土壤原有的地球化学性质);(2)各类土壤因母岩母质和利用方式不同,各具明显的标志性元素组合特征,如紫色土(高Ca和pH值)、黄壤(低碱和碱土金属元素和pH值)、水稻土(高有机元素、肥料元素和重金属元素)和潮土(高造岩副矿物元素)等,因此,这些元素组合是土壤分类两个要素(母质和人为作用)的重要参照系;(3)浅层土壤的地球化学特征不可能完整地体现成土条件、成土过程和土壤属性这三个发生分类依据,因此,聚类分析结果与发生类型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关 键 词:地球化学特征  浅层土壤  土壤发生分类  成都经济区
文章编号:0379-1726(2006)03-0311-08
修稿时间:2005年8月19日

Soil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from Chengdu Economic Zone and implications for soil classification
HE Yu-sheng,REN Li-min,TANG Wen-chun,QIN Bing,ZHOU Xue-mei,TAO Xian,MA Zhen-dong.Soil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from Chengdu Economic Zone and implications for soil classification[J].Geochimica,2006,35(3):311-318.
Authors:HE Yu-sheng  REN Li-min  TANG Wen-chun  QIN Bing  ZHOU Xue-mei  TAO Xian  MA Zhen-dong
Abstract:
Keywords: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surface soil  soil genesic classification  Chengdu Economic Zone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