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广西山口不同演替阶段红树植物叶茎根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引用本文:邱瑾,戴洪涛,邢永泽,黄大吉,尹群健,程德伟.广西山口不同演替阶段红树植物叶茎根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J].热带海洋学报,2023(3):149-157.
作者姓名:邱瑾  戴洪涛  邢永泽  黄大吉  尹群健  程德伟
作者单位:1. 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2. 广西北部湾海洋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3. 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4. 广西山口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49911、42141016);
摘    要:红树林是一种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研究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对了解不同演替阶段红树植物养分利用、分配以及环境适应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广西山口红树林保护区由海向岸不同演替阶段的三种红树植物(白骨壤、秋茄和木榄)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器官碳(C)、氮(N)、磷(P)以及沉积物中有机碳(sedimental organic carbon, SOC)、全氮(total nitrogen, TN)、全磷(total phosphorus,TP)的化学计量特征,分析三个演替阶段的红树植物不同器官和沉积物养分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C、N、P含量在三个演替阶段植物中均表现为叶、茎大于根(P<0.05),白骨壤叶和茎的N、P含量显著高于秋茄和木榄(P<0.05),不同演替阶段植物对于养分的利用策略不同,演替初期为竞争,演替后期为防御。相关性分析显示,秋茄茎与根中的P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木榄叶与茎中的N含量、P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红树植物叶、茎的N、P含量与土壤SOC、TP以及C:N有显著的负相关性,随着由海向岸的群落演替,红树植物生长从N限制转为...

关 键 词:红树植物  演替  适应机制  生态化学计量学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