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伊拉克M油田白垩系Mishrif组潟湖环境碳酸盐岩储集层成因机理
引用本文:李峰峰, 郭睿, 刘立峰, 宋世琦, 2021. 伊拉克M油田白垩系Mishrif组潟湖环境碳酸盐岩储集层成因机理. 地球科学, 46(1): 228-241. doi: 10.3799/dqkx.2019.281
作者姓名:李峰峰  郭睿  刘立峰  宋世琦
作者单位:1.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北京 100083;;2.中国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北京 102249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伊拉克大型生物碎屑灰岩油藏注水开发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摘    要:
为深化潟湖相碳酸盐岩储集层非均质性认识,以伊拉克M油田白垩系Mishrif组为例,基于岩心观察、物性分析数据、铸体薄片及压汞实验,对潟湖相储集层特征及成因机理开展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潟湖环境岩石类型复杂,生物碎屑具有多样性,储集层以低渗、特低渗为主,孔隙度分布范围宽,发育大量的基质微孔、铸模孔和晶间孔.储集层强非均质性是复杂沉积作用和差异成岩作用的结果.潟湖沉积物泥质含量高,发育大量基质微孔,与生物扰动作用相伴生的埋藏白云化作用可形成晶间孔,易溶型生物碎屑被选择性溶蚀形成大量的铸模孔.
研究认为:潟湖沉积物原始物性较低,后期成岩作用可改善储集层物性.生物扰动期次、扰动强度、充填物类型、环境的封闭性及外来流体性质等因素控制了潜穴中充填物的改造趋势;生屑类型、成岩序列和成岩环境等影响了沉积物中铸模孔的发育和保存.综合潜穴充填物类型、生屑类型、成岩环境和成岩作用等因素,建立了生物扰动成因孔隙模式和铸模孔发育模式.


关 键 词:碳酸盐岩   白垩系   Mishrif组   潟湖   生物扰动作用   白云化作用   石油地质
收稿时间:2019-11-19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