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岩浆底侵作用与汉诺坝现今壳-幔边界组成--捕虏体岩石学与地球化学证据
引用本文:樊祺诚,张宏福,隋建立,翟明国,孙谦,李霓.岩浆底侵作用与汉诺坝现今壳-幔边界组成--捕虏体岩石学与地球化学证据[J].中国科学D辑,2005,35(1).
作者姓名:樊祺诚  张宏福  隋建立  翟明国  孙谦  李霓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29
2.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
3.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29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摘    要:从汉诺坝新生代玄武岩中岩浆底侵成因的麻粒岩相和榴辉岩相堆晶岩、橄榄岩和辉石岩捕虏体的岩石矿物组合、岩石结构、矿物学、主微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讨论和限定了壳-幔边界岩石组成, 并得到岩石高温高压波速实验和深部地球物理探测结果的支持. 现今下部下地壳主要由麻粒岩相镁铁质堆晶岩(以斜长二辉岩为主)组成; 壳-幔过渡带主要由榴辉岩相石榴辉石岩、辉石岩和尖晶石二辉橄榄岩等组成; 太古代地体麻粒岩只是名义上的早期下地壳. 发生在壳-幔边界的岩浆底侵作用导致地壳的垂向增生和壳-幔过渡带的形成, 是显生宙以来壳-幔边界组成和化学调整的重要机制.

关 键 词:岩浆底侵作用  捕虏体岩石学  地球化学  壳-幔边界组成  汉诺坝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