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测定土壤中銅時溶样方法的改进
引用本文:高令奇.测定土壤中銅時溶样方法的改进[J].地质与勘探,1959(9).
作者姓名:高令奇
摘    要:斯米尔諾夫的“硫化矿床氧化带”一書中談到:在硫化矿床氧化带条件下的銅矿物,除完全淋滤的情況外,几乎在每一个銅矿床的氧化带中都能直接遇到的而且分布最广的銅矿物是:孔雀石(2Cuo·Co_2·H_2O)、矽孔雀石(mCuO·nSiO_2·PH_2O)和一部分石青(3CuO·2CO_2·H_2O)。其次是赤銅矿、土黑銅矿、輝銅矿、銅藍和自然銅。而后者又能按下序列逐漸变成孔雀石。黃銅矿→輝銅矿(銅藍、斑銅矿)→赤銅矿(磚紅銅矿)→土黑銅矿、土瀝青銅矿→孔雀石(矽孔雀石、石青)。队上述情況我們就可以得到結論:在硫化矿床氧化带的条件下銅主要是以孔雀石的形式存在。我們都知道,孔雀石、石青等都是铜的硷式碳酸盐类。因此,在这类矿物中提取鋼就比較容易。根据这个原理,就可以适当的採用比較弱的溶剂來提取銅。而化探工作中所採集的土样都是取自氧化带条件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与勘探》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与勘探》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