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文献(共20条): | [1]、 | 孙志忠,马巍,穆彦虎,刘永智,张淑娟,王宏磊.青藏铁路沿线天然场地多年冻土变化[J].地球科学进展,2018(3). | [2]、 | 朱兆荣,李勇,薛春晓,韩龙武.1976—2010年青藏铁路沿线多年冻土区降水变化特征[J].冰川冻土,2011,33(4):846-850. | [3]、 | 尹国安,牛富俊,林战举,罗京,刘明浩,李安原.青藏铁路沿线多年冻土分布特征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响应[J].冰川冻土,2014,36(4):772-781. | [4]、 | 李忠,汪琦,司剑峰.青藏铁路清水河地区路基下伏多年冻土地温变化特征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6,14(1):90-95. | [5]、 | 潘卫东,余绍水,贾海锋,刘登科.青藏铁路沿线多年冻土区地温场变化规律[J].冰川冻土,2002,24(6):774-779. | [6]、 | 杨成松,程国栋.气候变化条件下青藏铁路沿线多年冻土概率预报(I):活动层厚度与地温[J].冰川冻土,2011,33(3):461-468. | [7]、 | 杨成松,程国栋.气候变化条件下青藏铁路沿线多年冻土概率预报(Ⅱ):活动层厚度与沉降变形[J].冰川冻土,2011,33(3):469-478. | [8]、 | 李永强,韩利民.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工程地质特征及其评价[J].工程地质学报,2008,16(2):245-249. | [9]、 | 白虎志,李栋梁,董安祥,方锋.青藏铁路沿线的大风特征及风压研究[J].冰川冻土,2005,27(1):111-116. | [10]、 | 王国尚 金会军.青藏公路沿线多年冻土变化及环境意义[J].冰川冻土,1998,20(4):444-450. | [11]、 | 林战举,牛富俊,许健.多年冻土区青藏铁路沿线次生冻融灾害及成因初步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08,16(S1):666-672. | [12]、 | 卢振权吴必豪,饶竹祝有海,罗续荣白瑞梅.青藏铁路沿线多年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的地质、地球化学异常[J].地质通报,2007,26(8):1029-1040. | [13]、 | 李新,李文君,吴青柏.全球气候变化下青藏公路沿线冻土变化响应模型的研究[J].冰川冻土,2001,23(1):1-6. | [14]、 | 吴青柏,董献付,刘永智.青藏公路沿线多年冻土对气候变化和工程影响的响应分析[J].冰川冻土,2005,27(1):50-54. | [15]、 | 吴玉林.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地区房屋体系研究[J].冰川冻土,2003,25(Z1):108-111. | [16]、 | 吴玉林.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地区房屋体系研究[J].冰川冻土,2003,25(8):108-111. | [17]、 | 张中琼,吴青柏.气候变化情景下青藏高原多年冻土活动层厚度变化预测[J].冰川冻土,2012,34(3):505-511. | [18]、 | 庞伟军,常刚,苟海瑞,王瑜鑫.青海204省道祁默段沿线多年冻土发育特征[J].冰川冻土,2019,41(1):93-99. | [19]、 | 孙志忠,武贵龙,贠汉伯,刘国军,芮鹏飞.多年冻土南界附近青藏铁路路基下的冻土退化[J].冰川冻土,2014,36(4):767-771. | [20]、 | 齐冬梅,李跃清,陈永仁,赵旋,周长艳.气候变化背景下长江源区径流变化特征及其成因分析[J].冰川冻土,2015,37(4):1075-108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