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大兴安岭地区多年冻土区不同深度土壤碳分布特征
引用本文:张紫豪,王迪,吴祥文,李天瑞,郑智超,何俭翔,刘立新,臧淑英.大兴安岭地区多年冻土区不同深度土壤碳分布特征[J].地理科学,2024(3):534-542.
作者姓名:张紫豪  王迪  吴祥文  李天瑞  郑智超  何俭翔  刘立新  臧淑英
作者单位:1. 寒区地理环境监测与空间信息服务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哈尔滨师范大学;2. 黑龙江省寒区生态安全协同创新中心;3. 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
摘    要:高纬度多年冻土区是对气候变化响应最敏感的区域,多年冻土退化严重影响土壤碳循环过程,揭示不同地表覆盖类型下多年冻土区土壤有机碳的垂直分布规律,对于预测未来多年冻土区土壤碳库变化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大兴安岭高纬度多年冻土区森林、森林沼泽、灌丛沼泽为研究对象,利用钻探法采集土柱(7~8 m),对3种不同植被下的土壤碳(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进行测定,进一步分析土壤碳含量的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随着深度增加,土壤碳含量降低,有机碳含量变化范围为14.55~95.98 g/kg(森林沼泽)、17.48~132.93 g/kg(森林)、2.58~396.50g/kg(灌丛沼泽),但在多年冻土层中也存在较高碳含量的情况;活动层土壤有机碳和可溶性有机碳平均含量均表现为:灌丛沼泽>森林>森林沼泽,多年冻土层土壤有机碳和可溶性有机碳平均含量均表现为在森林沼泽>森林>灌丛沼泽;各组分碳在活动层的变异系数表现为30.31%~114.26%,各组分碳在多年冻土层的变异系数表现为30.23%~192.09%;相关分析表明,土壤碳与深度和pH呈负相关,与土壤水分显著正相关。

关 键 词:大兴安岭  活动层  多年冻土层  土壤碳  土壤水分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