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江淮流域水稻高温热害灾损变化及应对策略
引用本文:谢志清,曾燕,杜银,高苹.江淮流域水稻高温热害灾损变化及应对策略[J].气象,2013,39(6):774-781.
作者姓名:谢志清  曾燕  杜银  高苹
作者单位:1. 江苏省气候中心,南京,210008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4
3. 江苏省气象台,南京,210008
基金项目: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1106021)和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CCSF201222)和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11831)共同资助
摘    要:构建基于Logistic模型的规范化可累计高温热害综合指数,研究了江淮流域高温热害与单季稻产量损失的时空对应关系,发现江淮流域西北部为单季稻高温热害灾损关键区,高温热害平均减产率从20世纪70年代的8.9%上升到21世纪的17.9%,花期处在高温集中时段是单季稻减产的主要原因.江淮流域单季稻生育关键期高温热害出现年代际波动,20世纪60年代高温热害最强,21世纪初覆盖范围最广.高温热害覆盖面积比例在1971年发生突变后迅速上升,到21世纪初超过63.6%.每年7月11日至8月15日为江淮流域高温集中时段,高温出现比例超过20%.20世纪70年代以来高温集中时段的热害强度以增强为主,江淮东南部趋势显著,但通过采用晚熟品种和推迟播期,江淮东南部单季稻花期成功避开高温集中时段.综合考虑气温稳定通过20℃终日的气候平均值、高温热害变化和气候变暖背景下热量资源的改善,借鉴江淮东南部成功经验,建议全流域推广中晚熟品种,自北向南播种期延迟到5月上、中、下旬,花期安排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避开高温同时能保证单季稻生育关键期处在20℃以上安全生长季内.

关 键 词:高温热害  江淮流域  单季稻
收稿时间:2012/3/25 0:00:00
修稿时间:8/8/2012 12:00:00 AM

Impact of High Temperature on Single Cropping Rice over Yangtze Huaihe River Valley and Response Measures
Abstract:
Keywords:high temperature heat damage  Yangtze Huaihe River Valley  single cropping rice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气象》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气象》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