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保护性耕作对黄土高原农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北大核心CSCD
引用本文:张婧,张仁陟,左小安.保护性耕作对黄土高原农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北大核心CSCD[J].中国沙漠,2016(1):137-143.
作者姓名:张婧  张仁陟  左小安
作者单位:1.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730070;2.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奈曼沙漠化研究站730000;3.中国科学院大学10004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60269);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14B03);甘肃省高校基本科研费项目
摘    要:研究了陇中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的小麦→豌豆→小麦轮作系统下免耕(NT)、传统耕作+秸秆还田(TS)、免耕+秸秆覆盖(NTS)等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土壤容重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护性耕作措施可显著提高0~5cm层土壤有机碳、氮(全氮、速效氮)、磷(全磷、速效磷)、钾(全钾、速效钾)的含量,其中,NTS效果最优,可显著降低0~30cm各土层土壤容重;土壤有机碳与氮(全氮、速效氮)、磷(全磷、速效磷)各因子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传统耕作相比,NTS、NT、TS降低土壤容重,提高了土壤养分的含量。豌豆田土壤容重分别降低4.80%、2.67%、4.00%,有机碳分别提高10.52%、4.63%、4.83%,全氮分别提高13.83%、7.45%、8.51%;春小麦田土壤容重分别降低4.62%、3.08%、4.62%,有机碳分别提高11.99%、7.78%、12.10%,全氮分别提高11.11%、6.67%、3.33%。

关 键 词:保护性耕作  土壤容重  土壤养分  黄土高原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