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安徽霍邱李老庄铁-菱镁矿床成因探讨:碳、氧同位素的指示意义北大核心CSCD
引用本文:黄华,张连昌.安徽霍邱李老庄铁-菱镁矿床成因探讨:碳、氧同位素的指示意义北大核心CSCD[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20(6):1312-1324.
作者姓名:黄华  张连昌
作者单位:1.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矿产资源研究院101300;2.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10002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602097);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矿产资源研究院自筹项目。
摘    要:早前寒武纪李老庄铁-菱镁矿床位于华北克拉通南缘安徽霍邱铁矿带中部,赋存于火山-沉积变质岩系中,矿床内同时发育条带状磁铁矿(BIF)矿体和含铁菱镁矿体。为探讨菱镁矿的成因及其与BIF成矿的关系,针对磁铁矿-菱镁矿这一特殊成矿组合,对取自矿体岩芯的样品开展了显微岩相学观察、电子探针和C、O同位素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矿床内与磁铁矿共生的菱镁矿和含铁菱镁矿矿石中的菱镁矿单矿物均含有较高含量的铁。李老庄矿床含铁菱镁矿矿石的δ^18O约为11‰,δ^13C为-2.16‰^-1.35‰;与磁铁矿共生的菱镁矿的δ^18O为12.49‰~15.43‰,δ^13C为-10.66‰^-5.30‰;矿区白云石大理岩的δ^18O为15.2‰~16.1‰,δ^13C为-2.57^-1.91‰,δ^13C与δ^18O呈同步降低。研究认为,该矿床是在形成富镁碳酸盐岩和BIF铁矿层的基础上,经低角闪岩相变质及富铁镁流体的蚀变交代,使成矿物质在赋矿围岩构成的向斜核部叠加富集形成的沉积-热液改造型矿床。

关 键 词:铁-镁成矿组合  C、O同位素  矿床成因  李老庄  安徽霍邱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