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蒙古高原东南缘现代灌丛沙丘的发育过程及其对沙漠化的指示意义
引用本文:郎丽丽,王训明,花婷,哈斯.蒙古高原东南缘现代灌丛沙丘的发育过程及其对沙漠化的指示意义[J].第四纪研究,2013,33(2).
作者姓名:郎丽丽  王训明  花婷  哈斯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
2.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100875
摘    要:在蒙古高原东南缘,灌丛沙丘是主要的风沙地貌类型,也是与风蚀和沙漠化密切相关的风沙堆积,一般在土地开垦后大规模发育,因而记录了区域沙漠化的发展过程.本文对发育在这一地区的灌丛沙丘沉积物地球化学元素的变化进行了详细的解析,结果表明,沙丘沉积物的Zr/Rb比值良好地记录了区域风沙活动的演变情况:当沙丘高度发育至10 ~30cm,39 ~ 59cm,67 ~ 77cm,95~ 105cm,118~ 130cm和138 ~ 140cm时,区域处于风沙活动的活跃期;沙丘高度发育至78 ~ 94cm时,区域处于近80年以来风沙活动的低谷期.结合区域土地开垦史、现代器测气象资料、风沙活动与沙漠化等情况,可以确定,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蒙古高原东南缘经历了30年代末期至50年代初期沙漠化的初步发展时期,50年代后期至80年代中后期、90年代中后期和本世纪初的沙漠化快速发展时期,以及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中前期的沙漠化逆转期.鉴于无航测资料时期沙漠化正逆过程演变研究的缺失,这一区域所发育的灌丛沙丘是延长区域环境变化记录特别是沙漠化演变研究的良好载体.

关 键 词:蒙古高原  灌丛沙丘  风成沉积  风沙活动  沙漠化

NEBKHA FORMATION AND ITS SIGNIFICANCE TO DESERTIFICATION RECONSTRUCTIONS IN THE SOUTHEASTERN MONGOLIA PLATEAU
Lang Lili , Wang Xunming , Hua Ting , Hasi Eerdun.NEBKHA FORMATION AND ITS SIGNIFICANCE TO DESERTIFICATION RECONSTRUCTIONS IN THE SOUTHEASTERN MONGOLIA PLATEAU[J].Quaternary Sciences,2013,33(2).
Authors:Lang Lili  Wang Xunming  Hua Ting  Hasi Eerdun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