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牙形类Siphonodella puaesulcata带和S.sulcata带在我国的发现及其意义
引用本文:季强,侯鸿飞,吴祥和,熊剑飞.牙形类Siphonodella puaesulcata带和S.sulcata带在我国的发现及其意义[J].地质学报,1984,58(2).
作者姓名:季强  侯鸿飞  吴祥和  熊剑飞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贵州省地质局一○八地质队,地质矿产部第八地质普查大队
摘    要:1978年,Sandberg,Ziegler等综合欧、美等地的资料,根据牙形类Siphonodella属的系统演化关系,建立了从泥盆系最顶部的praesulcata带至下石炭统下部的上crenulataisosticha带等7个牙形类生物地层带。1979年,国际泥盆一石炭系界线工作组经过长期讨论、协商和野外考察,最终推荐了一个新的切实可行的泥盆一石炭系界线层位,其定义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质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