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华夏地块西北缘南华系泗洲山组杂砾岩层成因、物源及区域对比
引用本文:宋芳,牛志军,何垚砚,杨文强.华夏地块西北缘南华系泗洲山组杂砾岩层成因、物源及区域对比[J].地层学杂志,2024(1):42-56.
作者姓名:宋芳  牛志军  何垚砚  杨文强
作者单位:1. 古生物与地质环境演化湖北省重点实验室;2.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中南地质科技创新中心)
基金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专项(DD20240038、DD20230226、DD2022163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2244212、41772019);;古生物与地质环境演化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PEL-202106)共同资助;
摘    要:华夏地块西北缘与扬子地块东南缘南华纪地层对比影响到对大地构造背景的认识。本文以华夏地块西北缘湘东南地区南华系泗洲山组下部含砾板岩层位为突破口,开展宏观及微观沉积结构、构造和碎屑物源研究,讨论该组含砾层位成因及物源特征并进行区域对比。结果表明,泗洲山组下部含砾板岩的宏观、微观沉积特征均指示其形成与冰川活动相关,最大沉积年龄为730—740 Ma,其成因和沉积年龄均与扬子地块东南缘长安组一致。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利用标志层位,华夏地块西北缘与扬子地块东南缘南华系可以很好地对比。碎屑锆石物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剖面泗洲山组底部石英砂岩物源为亲扬子型,而含砾层位物源有亲华夏型的混入。结合区域上其他相关研究成果,从南华纪至早古生代,亲华夏型物源在华南有一个持续向北西推进的过程。湘东南地区可以作为研究华夏地块与扬子地块南华纪地层对比的桥梁,为华南板块南华纪大地构造格局研究提供新的切入点。

关 键 词:华夏地块  南华纪  泗洲山组  沉积物源  冰川作用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