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南沙郑和环礁小南薰礁的点礁地貌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引用本文:黄远静, 胡心迪, 张永战. 南沙郑和环礁小南薰礁的点礁地貌特征及其控制因素[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22, 42(3): 25-35. doi: 10.16562/j.cnki.0256-1492.2021082201
作者姓名:黄远静  胡心迪  张永战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南京 210023;南京大学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 210023;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南京 210023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学部咨询评议项目“南海海域、岛礁开发与海疆权益”(2016ZWH005A-005), “海洋丝路地质与海洋环境战略分析”(2018-G01-B-005);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及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BK20171341)
摘    要:
点礁是在空间上呈点状分布的礁体,是一种重要的珊瑚暗礁地貌类型,南海南沙群岛北部海区的一系列环礁发育有众多的珊瑚点礁。目前,对点礁地貌的形态特征、发育过程和机制的研究相对匮乏,南海地区的珊瑚点礁地貌定量研究尚为空白。以南沙群岛北部郑和环礁西南端的小南薰礁发育的点礁为研究对象,利用多波束水深实测数据结合Google Earth WorldView-2遥感影像,对所识别的123个点礁的顶底水深、高度、顶底直径等形态参数进行量测与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其底部最大水深为35.05 m,顶部最小水深为7.89 m,平均高度2.62 m。其中,88个点礁(占71.5%)分布于水深25~35 m(深水点礁),27个(占17.9%)分布于水深10~18 m(浅水点礁)。
点礁顶部和底部直径的平均值分别为8.49 和19.13 m,形状因子和顶底关系因子的平均值分别为0.15和0.42,其剖面形态呈峰丘型(21.1%)和礁坪型(占78.9%),且多呈孤立型分布,亦见少数以群落型分布。浅水点礁以礁坪型为主,其顶部和底部直径较大,而形状因子较小,反映了波浪动力的控制作用;峰丘型仅见于深水点礁,其形状因子较大(>0.23),顶底关系因子较小(<0.25),高度和直径呈正相关,反映了珊瑚生长作用对点礁地貌的影响。点礁底部直径集中呈NEE-N向延伸,显示了海域盛行风向与海水运动方向的控制作用。


关 键 词:珊瑚暗礁  点礁  地貌特征  波浪动力  南沙
收稿时间:2021-08-22
修稿时间:2021-11-20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