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陕南下中三叠统“膏溶角砾岩”特征、成因及其找矿意义
引用本文:郑文忠,曹作奇,韦钊,刘振敏,徐少康,邓小林.陕南下中三叠统“膏溶角砾岩”特征、成因及其找矿意义[J].化工矿产地质,1988(2).
作者姓名:郑文忠  曹作奇  韦钊  刘振敏  徐少康  邓小林
作者单位:化工部地质研究院 (郑文忠,曹作奇,韦钊,刘振敏,徐少康),化工部地质研究院(邓小林)
摘    要:<正> 陕南早中三叠世地层中广泛分布着一套与碳酸盐岩-蒸发岩有关的非原生沉积的“角砾岩”,由于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与盐溶作用有关,故常称之为“膏溶角砾岩”或“盐溶角砾岩”或“岩溶角砾岩”等。关于其地质特征及成因,我们通过对陕南下中三叠统中分布的“膏溶角砾岩”的研究,得出以下几点认识:1.“膏溶角砾岩”的地质特征、成因及其找矿指示意义等各有不同,不能一概称之为“膏溶角砾岩”。因此,我们将其划分为:膏溶残余角砾状碳酸盐岩;坍塌角砾状碳酸盐岩及喀斯特角砾状碳酸盐岩。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