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动态重力信息的地震前兆与强震短临预报 |
| |
引用本文: | 张茂省, 刘华强, 梁国冰, 冯立, 董英, 贾俊, 贾科, 孙萍萍. 2023. 基于动态重力信息的地震前兆与强震短临预报. 西北地质, 56(3): 1-18. doi: 10.12401/j.nwg.2023063 |
| |
作者姓名: | 张茂省 刘华强 梁国冰 冯立 董英 贾俊 贾科 孙萍萍 |
| |
作者单位: | 1.西安交通大学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2000;; 2.自然资源部黄土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陕西 西安 710119;; 3.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陕西 西安 710072;; 4.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陕西 西安 710054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018YFC15047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641011、41530640)联合资助; |
| |
摘 要: | ![](https://cache.aipub.cn/images/zgdzdcqkw-data.xml-journal.net/zgdzdcqkw-data/xbdz/2023/3/PIC/2023063-1.jpg) 地震预报是当今世界尚未破解的重大科技难题,短临地震预报是地震预报的难点,有效的前兆信息则是短临预报的关键。笔者围绕短临地震预报难题,研制了高精度动态固体潮汐重力仪和大气潮汐重力仪,成功捕获到2010~2023年间的玉树7.1级地震、土耳其7.8级地震等震前几十个小时的动态重力场变化信息。![](https://cache.aipub.cn/images/zgdzdcqkw-data.xml-journal.net/zgdzdcqkw-data/xbdz/2023/3/PIC/2023063-2.jpg) 这些信息再现了强震孕育–发生的过程,初步揭示短临阶段“基本稳定→闭锁蓄能→震前平静→能量释放”的强震物理机制,可作为短临地震预报的前兆信息。为实现对短临地震“时−空−强”的准确预报,提出通过动态重力场变化组网观测和分布式前兆信息数据库建设,进一步揭示不同类型地震的动态重力信号响应规律,建立强震发生概率、时间、震中位置及震级预报模型的可行性路径,渴望破解强震短临预报的世界难题。
![](https://cache.aipub.cn/images/zgdzdcqkw-data.xml-journal.net/zgdzdcqkw-data/xbdz/2023/3/PIC/2023063-3.jpg)
|
关 键 词: | 短临地震预报 地震前兆 地震发生机制 动态重力异常 |
收稿时间: | 2023-01-12 |
修稿时间: | 2023-04-10 |
|
|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地质》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地质》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