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地下储层构型表征:现状与展望
引用本文:吴胜和,翟瑞,李宇鹏.地下储层构型表征:现状与展望[J].地学前缘,2012,19(2):15-23.
作者姓名:吴胜和  翟瑞  李宇鹏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02249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复杂油气田地质与提高采收率技术”,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
摘    要:地下储层构型表征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油气藏开发地质研究方向。与露头构型分析不同的是,地下储层构型表征主要依据地震信息和多井信息,相应地发展了两类方法,其一为地震沉积学(地貌学)方法,即通过三维地震资料地层切片等方式,利用地震成像特征研究沉积单元的分布;其二为多井模式预测方法,即通过将不同级次的定量构型模式与地下井资料(包括动态监测资料)进行拟合,分级约束并预测不同级次的构型单元的井间分布。论述了这两类方法的起源、基本原理、应用范畴及存在问题,并根据油田生产要求与技术发展提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方向,包括三维定量构型模式的深化研究、储层构型地震响应及解释方法研究、多井模拟拟合方法的改进与创新等。

关 键 词:地下储层构型  储层表征  现状与展望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学前缘》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学前缘》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