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南海北部海陆过渡带地壳平均速度及莫霍面深度分析
引用本文:夏少红,丘学林,赵明辉,徐辉龙,施小斌.南海北部海陆过渡带地壳平均速度及莫霍面深度分析[J].热带海洋学报,2010,29(4).
作者姓名:夏少红  丘学林  赵明辉  徐辉龙  施小斌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东,广州,510301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973"项目(2007CB411701):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基金 
摘    要:南海北部海陆过渡带是一条深地震探测的空白带,其地壳结构研究不仪可以揭示华南沿海地区地震活动规律和构造活动特征,而且可以将以往在海上和陆上使用深地震探测所获得的地壳结构模型进行有效的衔接.鉴于南海北部海陆过渡带地壳结构的重要性,2004年我们在香港外海域进行了一次海陆地震联测实验.本文以此次实验中广东和香港地区固定地震台网以及担杆岛流动台所获得的数据为基础,对各台站接收到的Pg和PmP震相进行了近似横向均一的二维结构模拟,获得了各台站对应的地壳平均速度和PmP反射点处的莫霍面深度值.其结果显示研究区地壳平均速度普遍为6.2km·s-1左右,比全球地壳平均速度6.45km·s-1要低,这可能与普遍发育于华南沿海地带的中地壳低速层有关.研究区东边的SHW台所获得的地壳平均速度为6.7km·s-1左右,要明显高于全球地壳平均速度,它可能是由于局部异常结构所造成的,其与地幔岩浆的侵入作用可能存在一定联系.研究区莫霍面深度在26-35km左右,变化趋势较为明显,从北西向南东方向逐渐变浅,属于地壳减薄型结构,推测其可能与南海北部边缘的形成演化有密切联系.研究表明南海北部海陆过渡带是一个明显的转换地带,它的深部地壳结构特征应该与南海的扩张演化有密切联系,这些认识推进了华南地区和南海北部陆缘地壳结构和构造属性的深入研究.

关 键 词:南海北部海陆过渡带  地壳平均速度  海陆地震联测  莫霍面

Analysis of crustal average Velocity and Moho depth beneath the onshore-offshore transitional zone in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
XIA Shao-hong,QIU Xue-lin,ZHAO Ming-hui,XU Hui-long,SHI Xiao-bin.Analysis of crustal average Velocity and Moho depth beneath the onshore-offshore transitional zone in the northern South China Sea[J].Journal of Tropical Oceanography,2010,29(4).
Authors:XIA Shao-hong  QIU Xue-lin  ZHAO Ming-hui  XU Hui-long  SHI Xiao-bin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