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新疆若羌县红柳沟Ⅰ号剖面新元古界成冰系冰沟南组硅质岩特征与沉积环境*
引用本文:钱一雄,李曰俊,储呈林,杨鑫,李王鹏,陈跃,马红强.新疆若羌县红柳沟Ⅰ号剖面新元古界成冰系冰沟南组硅质岩特征与沉积环境*[J].古地理学报,2021,23(4):668-682.
作者姓名:钱一雄  李曰俊  储呈林  杨鑫  李王鹏  陈跃  马红强
作者单位:1.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江苏无锡 214151;2.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100029;3.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100083
基金项目:*国家深地项目“中新元古界微生物碳酸盐岩沉积环境与成储机制”(编号:2017YFC0603103)和中国石化项目“塔里木盆地新元古界-寒武系沉积特征与源储条件”(编号:P17046-4)联合资助
摘    要:新疆若羌县红柳沟Ⅰ号剖面出露厚约300 m的新元古界成冰系冰沟南组的细粒沉积物和碳酸盐岩等,并发现有沥青油气显示。通过厚160 m左右硅质岩剖面实测以及岩石学、地球化学等研究表明: 红柳沟Ⅰ号剖面中的硅质岩主要由石英、黏土构成,有微量的含铁、锰、磷的独立矿物;具有隐晶质、微晶石英和粗-巨晶石英“镶嵌结构”3种结构类型;硅质岩中SiO2、Fe2O3、Ba和δEun值相对较高,Al2O3、MnO、MnO/TiO2、U/Th和Sr/Ba值较低,∑REE、Sr/Ba、MnO2/TiO2和δCen值等呈现有规律的变化;δ30Si值平均为-0.43‰(-0.8‰~0.3‰),$\delta^{18}O_{Snow}$值平均为20.42‰(16.0‰~26.0‰),估算的平均温度为90 ℃(52~127 ℃),指示了硅质岩具有多个沉积旋回,在海水与热水参与的大陆边缘盆地中沉积,并经历了早成岩期、浅埋藏期以及与多期走滑断裂活动有关的热流体与大气淡水的叠加改造。

关 键 词:硅质岩  岩石学  地球化学  新元古界  阿尔金断裂  若羌县  
收稿时间:2020-08-18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古地理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古地理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