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湖北宜昌第四纪沉积物中铁质重矿物特征对三峡贯通的指示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四川成都 610059;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四川成都 610059;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 610059;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江苏南京 210016;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四川成都 61005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调局项目
摘    要:长江三峡的演化问题一直是地学界争论的焦点和热点。近年来,不少学者通过锆石、石榴子石、角闪石等重矿物的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组成来判断长江物源,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将单颗粒铁质重矿物作为物源指示矿物并应用于三峡贯通方面研究较少。因此作者运用电子探针、扫描电镜和能谱仪对湖北宜昌地区第四纪沉积物中的铁质重矿物进行化学特征和形貌分析,并与可能的物源区样品进行对比,来分析物源演化过程及判定三峡贯通时间。研究结果显示,宜昌地区第四纪沉积铁质重矿物的主要源岩为位于三峡以西的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峨眉山玄武岩和位于三峡以东的黄陵花岗岩,在善溪窑组沉积结束以后,宜昌地区第四纪沉积物的物源发生了明显改变,出现来自三峡以西的物质,表明长江三峡此时发生了贯通。结合ESR测年数据和前人研究结果可知,长江三峡的贯通发生在0.75—0.73 Ma B. P.。

关 键 词:三峡贯通  宜昌地区  铁质重矿物  电子探针  扫描电镜  物源演化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