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基层非正规土地利用实践与制度创新——以东莞市长安镇为例
引用本文:黄颖敏,薛德升,黄耿志.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基层非正规土地利用实践与制度创新——以东莞市长安镇为例[J].地理科学,2017,37(12):1831-1840.
作者姓名:黄颖敏  薛德升  黄耿志
作者单位:1.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东 广州 510275
2. 广州地理研究所广东省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应用公共实验室,广东 广州51007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与地区合作项目(4132010400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山大学项目(17lgjc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771137)资助
摘    要:21世纪初,在对非正规经济研究的二元主义、新马克思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理论解释基础上,出现了批判管治主义理论,重点关注国家权力与制度对非正规性产生的影响。基于该视角,以东莞市长安镇为例,运用质性研究方法,分析了改革开放先行区的珠江三角洲,其基层非正规土地利用实践的产生、表现及其与制度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土地制度缺失、正规土地管理制度颁布和实施阶段,以及省级政府主导的土地制度创新阶段,非正规土地利用实践经历了被政府鼓励、包容和默许及正规化的过程。部分非正规土地利用实践成为制度创新的根源。土地制度的演变经历了由乡村基层“自下而上”式向地方政府“自上而下”式推动的转变,在演变过程中具有非正规性特征,并服务于各个时期的城市与经济发展需求。未来的研究中,应更多的关注“自下而上”的制度创新和地方实践。

关 键 词:非正规土地利用实践  制度创新  城市非正规性  地方政府  珠江三角洲  
收稿时间:2017-05-11
修稿时间:2017-08-19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理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理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